1965年,已经在家休息了好些年的彭德怀,突然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,就是要他去四川,当中共中央西南局负责“三线”建设的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。
20世纪60年代早期,国家按照地方在战略上的重要性,简单分为了一线、二线和三线。具体来说,三线地区就是京广铁路往西、甘肃乌鞘岭往东、山西雁门关以南到贵州南岭以北的大片地方。
说白了,三线建设就是分大三线和小三线两部分。大三线呢,就是国家为了安全,建的重要后方基地,主要是国防和基础工业。而小三线,就是在各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里头,再建些小后方基地,主要是生产轻武器的工厂。
这时候,彭德怀被分配去干这件事。在打包好东西准备上路前,彭老总心里一直挂念着某个人,特别想见见他。
这个人就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。彭德怀为了给他打电话,往总理办公室打了好几次,但对方都说总理太忙了,没在家。
彭老总不甘心,在要离开北京的某天早上,又试着联系了一下,但还是老样子。“哎,总理真是忙得团团转,我这六年却没啥作为,真是不好意思!”他挂上电话,叹了口气……
于是,这位历经无数风雨的革命前辈打定主意,不再去麻烦周恩来了。可巧的是,就在那天吃过午饭没多久,彭德怀在挂甲屯20号吴家花园的家中,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……
彭老总接起电话,一听那声音,立马愣住了。“是总理啊!”彭德怀激动得手直哆嗦。
其实,忙得不可开交的周恩来心里还惦记着彭德怀。他不仅想念这位老伙伴,也很关注攀枝花钢铁厂的进展。所以,就在彭老总快要出发去上任的时候,特意抽空在西花厅约他见了个面。
彭老总一听乐开了花,但转念一想又犯了难:他的司机刚好不在家,这下谁来开车呢……
“总理啊,等过几天我再来探望您……”彭德怀满心不舍地说道。“彭大将军,这是咋回事呢?”电话那端的周恩来感到有些纳闷。
“我的车装不下东西了……”彭德怀解释说。周总理一听,马上就笑了:“你在这儿稍等,过会儿,我用我的车来载你,这回我可是要拿车来换你这员大将啦!”他幽默地说道。
于是,周总理安排的车子到达了吴家花园。走在去西花厅的路上,彭德怀心里五味杂陈,过去的点点滴滴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……
回到很久远的30年代,红军在长征路上,过草地那段日子真是苦得没法说。“风吹雨打衣服湿透,骨头却更硬;野菜当饭吃,意志反而更坚定。官兵之间没有分别,有苦一起受,有福一起享,他们的革命信念比天高”,就像萧华在《长征组歌》里写的那样,这就是红军战士怎么在无边无际的草地里挺过来的真实情况。
过草地那会儿,好多红军战士都积极互相帮助,还有好多不顾自己、光想着帮别人的动人故事。就像周恩来,他当时病得很重,全靠战友们的帮忙,才从那么苦的地方挺了过来。
长征那会儿,周恩来可真是忙得团团转。有人回忆说:“长征路上,恩来同志跟在中央苏区时一样,军委的大事儿都得靠他。一到营地,他就赶紧让人拉电线,收各军团的电报。接着,他把地图挂起来,瞅瞅哪儿适合行军打仗。忙完这些,他才坐下喘口气。等所有情况都弄清楚后,他再琢磨琢磨,问问毛主席的意见,然后写作战命令,定行军路线。一直到给各军团的电报都发出去,他才肯去睡觉。”
所以,周恩来因为长时间劳累加上睡眠不足,总是感到非常疲惫,有时甚至骑着马都会打瞌睡。为了不在马上摔下来,他经常会选择走路来赶走困意。
当队伍抵达川西毛儿盖时,周恩来因为太过劳累加上吃得不好,身体实在撑不住,病倒了。他好多天都昏迷着,没法吃东西,而且一直高烧40度不退。
刚开始,医生以为周恩来患的是长征途中常见的疟疾。但经过仔细检查,发现他肝脏肿大,最后确定是肝炎加上肝脓疡,得赶紧把脓液排出来。
那时候环境特别苦,根本没法做消毒来进行穿刺或开刀手术。所以,医生只能采取保守的办法,找来冰块敷在周恩来的肝上,靠局部冻一冻来让体温降下来,这样好控制炎症不继续扩散,让脓往下排。
医生费了好大劲,终于帮周恩来把脓排干净了,他的高烧也一点点退了,身体开始好转。就在部队要离开毛儿盖,准备进入草地的时候,他已经醒过来了。
但是,因为连着发了几天高烧,又好几天没进食,周恩来的身子骨变得非常虚弱。别说要走过那片草地,就连在平坦的路上走走,对他来说都十分吃力……
瞧见周恩来的状况,毛泽东心里很焦急。他对彭德怀说:“周副主席不能再骑马了,得安排人抬着他安全过草地,一点差错都不能有。”
于是,彭德怀赶紧安排了一支抬担架的队伍,专门负责把周恩来抬出草地。这支队伍是从原本负责运送迫击炮的战士中挑选出来的。他下了个铁定的命令:“那些带不走的迫击炮,都给我埋了,就算损失上一百门大炮,也得确保把周恩来抬出去。”
于是,干部团团长陈赓主动站出来,说要当担架队的头儿,看到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那边人手紧缺,他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。大伙儿一块儿抬着周恩来,勇敢地朝着那片没人走过的大草地前进。
放眼望去,草地无边无际,全是水草、沼泽和烂泥坑。人跟马都得踩着草垫子走,从这块跳到那块。所以,抬着担架走路真是难上加难,特别是得时刻小心脚下的泥坑,万一踩进去,可就拔不出来了……
而且啊,草地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,一会儿下大雨,一会儿又飘大雪。红军战士们走了那么远的路,衣服不够穿,粮食也不够吃,又冷又饿,身体都特别差。周恩来躺在担架上,看着战友们辛辛苦苦地抬着他,心里很不是滋味,好几次都想挣扎着下来自己走,但每次都被战友们硬给按住了。
凭借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毅力,大家齐心协力,克服了重重难关,经过整整六天六夜的努力,硬是把周恩来一点点抬出了茫茫草地。这段共同吃苦的经历,让周恩来铭记了一辈子。之后,杨立三和陈赓相继离世时,他都深深地怀念和哀悼了他们。
抗日战争那会儿,有次在延安开会,有人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说了些不满的话,这让他很生气。彭德怀就想找毛泽东聊聊这事儿,还打算请周恩来帮忙搭个桥。
结果是这样的:所以,那天晚上,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,他们三个人聚到了一块儿。刚一坐下聊天,毛泽东就直截了当地讲:“咱们来个约定吧:第一,有啥说啥,别藏着掖着;第二,急了可以骂人,别憋着;第三,各自反省,别记恨,也别耽误了工作。”
彭德怀点头同意后,毛泽东神态平和地跟他说:“我先自我批评一下。事情弄成这样,全是我的错。之前没跟你商量,之后也没跟你解释清楚,我这个老乡做得不对。”
然后,毛泽东谈到了重点:“‘百团大战’打得没问题。按照规矩,你战前向军委报告了,军委和我当时都点头了。要说不足,就是军委的回电还没到,你就先动手了,但这个也能理解……要说有错,那错先在我,我不但点头了,还给你发了电报,问你这样的大仗能不能多打几次。”
听了毛泽东的话,彭德怀心里之前的疑惑和不满一下子就没了。他感激地抬起头,诚恳地说:“同志间的理解和信任,比啥奖励都强。有主席今晚这些话,就算现在让我上刀山下火海,我也心甘情愿。看来你还是懂我的,反倒是我错怪了你,心里还有怨气,你得原谅我,我是个直肠子的人!”
“不,你是位既勇敢又聪明的将领,在革命遇到困难时,你总是站在正确的那一边。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帮助,更是对整个革命的大力支持。在遵义会议上,你老彭的那一票真的很关键!那么,以后请多给我一些建议吧。”毛泽东这样说。
瞧着他们俩这么坦诚相待,周恩来笑着跟彭德怀说:“咱们君子约定里的头一条就是要把话说清楚,可别错过这个好时机啊。”
“行,”彭德怀继续说道,“说话含糊不清,意思讲不明白,话没说完心里就不踏实。你说我老彭犯了天大的错,我都能接受,但你要说我老彭心怀私念,跟你唱反调,甚至是帮蒋介石,那即便是砍了我的头,我也不会承认。人嘛,就怕心寒,树呢,就怕被剥皮!”
彭德怀直截了当地说:“对你我就一个建议,开会前得提前跟我说一声,好让我心里有个底。”
那天晚上,这三个共产党的头头儿坐在一起,心里话都掏了出来,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提意见,也自我反省,整个场面特别和谐。
话说1965年的某一天。彭德怀坐着周恩来安排的车到了西花厅,车还没停稳,周恩来和邓颖超就急忙迎了上来。
看到周恩来亲自为彭德怀拉开车门,彭老总用力握住他的手说:“总理啊……”这时,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……
周总理也紧紧抓着彭德怀的手,笑着说:“盼星星盼月亮,咱们的大将军彭德怀终于回来啦!”说完,这两位老朋友手拉手,一块儿迈进了西花厅的会客室。
邓颖超给他们俩分别倒了一杯茶,然后俩人聊起了天。“老彭,咱俩的交情就像那清水一样淡而长久。”周恩来笑眯眯地说。
“要不这样,等会儿我让杨尚昆同志给安排下,你在离开北京前,去医院好好做个全身检查。”周恩来立刻说道。彭德怀听了这话,心里特别感动:“总理,你们辛苦工作了六年,而我却休息了整整六年,这心里真不好受啊!”
周恩来明白彭德怀的心情,便劝慰他说:“老彭,咱们现在又搭伙干活儿了,我挺开心的,主席更是乐呵。三线建设,特别是攀枝花那个大钢厂,现在国际局势下,这事儿可太重要了。要是攀枝花钢厂搞砸了,主席心里可不踏实。还有好多活儿等着你去干呢,咱们的大将军彭德怀,肯定能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战斗中,再为人民建功立业!”
后来,彭德怀跟周恩来夫妇简单地聊了聊毛主席请他重新出山的事情。彭老总诚恳地说:“主席的话在理,咱们不能一直闹分裂,得顾全整个大局,重视团结。我现在也想明白了,个人的那些事儿先放一放,我相信历史最终会给我一个公平的评判。我现在一心就想着快点回到工作中去。”
周恩来听后,连忙点头赞同:“没错没错,咱们一起打下了新中国这片江山,但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,还得大伙儿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!主席对三线建设特别上心,尤其是攀枝花钢铁基地,那可是要在金沙江那没人烟的地方建起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城市,你去了那里肯定能大展拳脚。”
于是,这两位老朋友就这么聊着家常,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,这让马上就要出发的彭德怀心里头暖洋洋的。他瞅了一眼手表,随后站起身,跟周恩来紧紧握了握手说:“总理,我得启程了。”
“行,以后有机会再见!”周恩来紧紧抓着彭老总的手说道。但他们俩那时候可能都没料到,这次竟然是他们最后一次碰面握手了。
过了一年,有一天周恩来吃惊地了解到,彭德怀竟然被一群北京地质学院的人带上了去北京的火车……
周总理非常挂念彭德怀的安全,他先给在成都军区负责工作的副司令员韦杰打电话,叮嘱他一定要保障好彭德怀的安全。然后,他又给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傅崇碧打电话,让他立刻派一个连的队伍去北京火车站,把彭德怀安全接到卫戍区来。
最后,周恩来做了安排,把彭德怀交给了北京卫戍部队照看。为了让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安全无恙,他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。